OB直播 > 新闻资讯 >

冯巩大战的背后:中国足球的撕裂

2022-03-17 18:03

导语

【文眼】真正的参与者多了,舆论场的撕裂也就会被弥合。因为他们自己也踢球,他们知道国足1比3不敌越南是输在了哪里,可以讨论更多的技战术。舆论场里自然还是免不了情绪化的表达,但最起码不再以“海参”、“缩头”为主流。

作者丨万狼之狼

图片丨来自网络

冯潇霆与巩汉林引发的“冯巩大战”愈演愈烈,甚至到了朋友圈都割袍断义站队表态的程度。

每当中国男足输球后,类似的争议总会上演。如果只把争议焦点放在能不能批评、谁才能批评、应该怎么批评这些表面问题上,并无益于中国足球。因为在中国足球螺旋式下滑的过程中,这样的争议一定会一再发生。

只有认识到争议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,才能把无意义的争论变为有意义的探讨,才有可能在喧嚣之中助力中国足球回到正轨。其实,类似争论的一再上演,背后是中国足球自身的撕裂以及与整个中国大环境的撕裂。

如果非要就争议本身发表看法,我就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看法,然后回归本文主题——撕裂。就本次争议来说,我支持巩汉林。他的批评也许不专业,但他没有针对具体的人,只是就某个他认为有问题的现象发表看法。

冯潇霆则直接拉对方下场,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话里话外透露的都是:你们不懂,你们不是真心为中国足球好,我们需要社会理解和专业人士专业态度,不需要凑热闹的。

用朋友圈一位朋友的话说,很多直男批评、调侃蔡徐坤的时候,是否对娱乐行业做了全方位深入调研?是否抱着一颗振兴娱乐行业的赤子之心?再者,冯潇霆的小作文,又是否能起到他所谓的正向作用呢?似乎除了把争议本身扩大化外,也无任何益处。

关注度与影响力的撕裂

正常来说关注度与影响力是正相关的,然而对于中国足球,关注度与影响力却存在巨大的撕裂。而这种撕裂,往往会在中国男足输掉关键性比赛时达到顶点。

尽管官方数据层面,中超联赛的收视率和上座率在疫情之前逐年上涨,然而这些数据是否含有水分,要打一个大问号。即使数据没有水分,这些数据与中国人口总量相比,与欧洲成熟足球市场相比,也都不值一提。

商业价值是衡量这些数据含金量的不二法宝,不管是中超联赛还是中超俱乐部的商业价值,在疫情来临之前就开始挤破泡沫大幅缩水。这些足以证明,中国足球平时的关注度不值一提。甚至那些偷税漏税的明星,每年收入都是数亿元,而中超职业俱乐部商业化最成功的俱乐部,其年度收入也达不到2亿元。

也正是由于这种关注度和影响力的撕裂、不对等,让中国男足球员在被批评时总会觉得委屈,忍不住想回怼。其背后的逻辑就是,你们平时都不关注不支持我们,你们凭什么批评我们?

这种关注度与影响力之间撕裂的存在,有多重因素。一方面,中国人的体育文化没有形成。而欧美已经形成了发达的体育文化,以体育改变人生的故事在欧美不断上演。欧美国家的普通人不一定非成为顶尖运动员,才能依靠体育改变人生,相反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,就足以改变普通人的生活,其中以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《麦克法兰》、《追梦赤子心》最能说明问题。

另一方面,中国人对体育寄托了太多其本质之外的东西。正因如此,中国足球与其他奥运会项目一样,都逃脱不了四年火一次的命运。1981年,中国男足在世界杯预选赛中战胜了沙特,让国人倍感鼓舞,这在很多文学影视作品中都有体现。难道是因为80年代的中国人真的热爱足球么?并不是,很多作家在自己作品中很明确地表达,这是在当时国内外困局下,国人以足球为载体最朴素的爱国情怀的表达罢了。再加上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,也是中国发展最不好的大众运动之一,这种反差就又加深了关注度与兵败之时影响力的撕裂程度。

然而这种撕裂本身的存在,并不能成为中国足球行业者回怼批评者的理由。只要批评者没有造谣,不是恰饭烂流量,足球行业者就应该受着。因为从业者的每次回怼,不管是否有道理,不管是否真情流露,除了激化撕裂本身之外,起不到其他正面作用。何况,连越南都输了,让大家口嗨下又怎么了?从业者失去了应有的水平底线,怎能要求围观者保持评论底线?

舆论的撕裂

由于关注度与影响力不成正比,造成了每次形成争议后,舆论都会高度撕裂。一方面,批评者以朴素的观点批评中国足球从业者赚大钱,却没给国家涨脸。另一方面,被批评者要么动之以情——球员不容易是青春饭,还被欠薪,别光看到我们赚高薪;要么晓之以理——普及国际足球趋势,表示我们需要更专业,我们需要更多足球人口,这绝不只是我们这几百个职业球员的事儿。

由于关注度与影响力的撕裂,造成大部分批评者既不关注足球更不懂足球,也就造成了这种鸡同鸭讲的舆论撕裂。作为被批评的足球从业者,怎么能苛求平时不关注足球的批评者以专业的角度去与其辩论?同样,作为赚百万年薪的足球从业者,怎么可能乞求人均GDP1.2万美元的普通人,同情自己被欠薪呢?

所以面对这样撕裂的舆论,作为被批评的足球行业从业者只有两条路可选。要么立正站好,拿出良好的态度。毕竟,伸手不打笑脸人。要么闭嘴去训练、去比赛,去做普及足球文化的实事。

不管哪种选择,都好过冯潇霆的选择。他先是以调侃的方式,直接拉没有点评道姓的批评者巩汉林下场,然后又鸡同鸭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。这两拨操作,除了加深行业从业者和部分深度球迷的自我认同外,争取不到任何原本站在对立面的批评者。相反,只能扩大舆论的撕裂,让舆论对足球行业产生更大的嫌恶之情。

市场、社会以及人的撕裂

不管是关注度与影响力之间的撕裂,还是争议产生后舆论场的撕裂,归根结底仍是杂多表象。造成这些撕裂的背后,有着更深层次的撕裂。那就是市场、社会力量以及受众的撕裂,本质是对于足球运动认知的撕裂。

先从受众的撕裂讲起。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中国人来说,国足的重点赛事与一部电影没区别。他们或许会选择观看、支持,或许会在失利后批评谩骂,但不管怎样,他们都将自己摆在了纯粹的观众位置上。对于电影观众来说,你不能要求他了解电影行业的现状、技术、运镜、剪辑、宣发这些专业知识,他们不需要懂这些,依然可以对一部电影做出主观的好恶评价。而且,电影行业从业者也从不会以口嗨的方式去教育观众,最多他们是用一部部作品去普及这样知识。

然而足球之所以是世界第一大运动,正是因为这是一项真正的“人民的运动”。因为其参与门槛之低、魅力之大,让其拥有最广泛的参与者。对于足球来说,需要的不是纯粹的观众,而是真正的参与者。这些参与者需要每周看球、踢球、聊球,以足球为自己业余时间的生活方式,以足球教育孩子、凝聚朋友。

说白了,足球是真正诞生于工人阶级的运动,是普通人的运动。职业球员、职业教练、职业俱乐部、职业联赛都来自于每一个普通的足球参与者。作为一项“工人的运动”、“人民的运动”,如果足球脱离诞生它的普通人,那无疑会衰败。

我们不能像电影产业一样,将受众和从业者彻底分开,前者只负责消费,后者由学院派精英所占据。即使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英国,也走不通这样的路。历史上的英国,也曾希望将足球划分为纯粹的观众和精英从业者。1984年英足总成立了一个精英学校,每年投入50万英镑选拔16名14-15岁的小妖,搞起了类似举国体制的精英培养型青训。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?中国体育就是这么搞的,中国电影也是这个搞的,中国很多行业都是这样啊。

然而围城里的人骄傲自满,外面的人心生妒忌,该学校在各种争议声中于1999年寿终正寝。十五年的时间里,虽然也有欧文、乔-科尔、迪福等优等生,但最终成为职业球员的人居然只占到了总数的1/4。这样让足球脱离群众的精英派圈养路线,不仅产出的国脚寥寥,甚至连职业球员都培养不出来!而中国足球现在恰恰在重复这样一条路——将受众与从业者彻底区分开。

近些年有些足球从业者言必称足球人口,虽然提升足球人口的说法没有错,但他们更深层次的逻辑依然是从更大的足球人口中遴选更多好苗子。这依然是没有认清足球的本质——来源于群众。从业者和受众是你中有我的关系,如果一切只为选人才、国家队,那永远会跑偏。

中国社会大众对于足球的认知,仍然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。要么将国家队看作国家情怀的载体,要么将俱乐部看作地域冲突的载体,要么将足球看作高薪高风险的行业,但没有人将足球看作一种最容易参与的游戏。没错,足球就是一个游戏,是一项门槛低却很有魅力,能够提升人们体质和集体意识的游戏。

来自英国的知乎用户“Lightwing”,在一篇关于“英国只有工人阶级喜欢足球?”的回答中,如此说:“英国93%的孩子上免费 state schools(国立学校)。这种学校只需要满足每礼拜两个小时的基本体育义务。然后比较随便。很多时候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体育设施,只能轮流租借公用场地。而公用场地比如公园草地,往往只能玩足球。”

正是对于足球本质认知的错位和撕裂,导致了足球受众群体的撕裂,本应该来源于群众的运动,变成了相对而言的小众运动。也正是这种认知撕裂,造成了市场和社会力量的错配。以往的中国足球完全不依赖市场化运作,靠体育体系支撑。现在我们完全依赖市场化,没有任何政府、社会团体、学校、志愿者力量的参与。这种错配,导致的结果就是城市球场数量少、踢球费用高,进一步加重了足球受众群体的撕裂。英国那种普通孩子能玩的只有足球,在资源错配的当下中国城市,怕是很难见到。

只有把中国足球现阶段的这些纯观众转换为参与者,才能让关注度与影响力之间的撕裂变小。有了这么多真正的参与者,自然会有人在平时关注我们自己的联赛。联赛的关注度提升了,商业价值自然也就提升了,俱乐部就可以走上自负盈亏的正轨。

随之而来,那么舆论场的撕裂也就会被弥合。因为他们自己也踢球,他们知道国足1比3不敌越南是输在了哪里,可以讨论更多的技战术,舆论场里自然还是免不了情绪化的表达,但最起码不再以“海参”、“缩头”为主流。

本文地址: http://www.7777bo.com/xinwenzixun/202203171161.html

热门录像

更多